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 
弘扬中医药文化:一场西关正骨健康盛会在市文化馆举行
来源: 羊城派      时间:2023-08-05 17:51:19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欣怡图/主办方提供


【资料图】

8月5日,“骨正筋柔百病消——西关正骨2023年非遗宣传体验活动”在广州市文化馆举行。

为倡导市民朋友们积极参与体验中医药非遗技艺、探索“传统医药+群众文化”的深度融合,活动以广东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西关正骨为主体,通过展示、展演、体验、义诊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展示传统医药类非遗的独特魅力。

活动由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州市荔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广州市荔湾区卫生健康局协办,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西关正骨医院)承办。

“以武助医”是西关正骨的一大特色。活动伊始,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的医者们展演由西关正骨传承人创立的健身功法——骨正筋柔功。

此外,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咏春拳(西关)代表性传承人岑兆伟团队带来了精彩的咏春拳表演,刚柔并济的招式点燃现场气氛。

记者看到,现场设有骨伤科义诊服务、中医适宜技术体验等展位,还有互动答题区域,游客可通过答题领取百年名药。

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们的积极参与,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大家纷纷排起长队积极向医者们问询。还有的市民当场体验了一把西关正骨手法,领略这一非遗项目的魅力。

西关正骨医院药剂科的姚詹荣告诉记者,由于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因此在用药方面,西关正骨与北方一些流派有所不同。更多会偏向用一些药性辛凉、清热解毒的药,更有利于筋骨的愈合,达到瘀去肿消、舒筋活络的效果。

主办方介绍,本次公益宣传体验活动是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首次进入广州市文化馆进行专题展示,是“传统医药+群众文化”融合发展的一次新探索,对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让中医药智慧真正回归群众日常生活,增强中医药文化推动下的文化自信有着积极意义。

知多D:中医正骨疗法

中医正骨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疗效。它通过手法整骨、外固定等方式,治疗骨折、脱位、关节病变等骨骼系统疾病,被誉为“神奇的东方技艺”。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视,中医正骨疗法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流传于广州的西关正骨于2009年被列入广州市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医学价值。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文艺校对 | 周勇

标签:
  •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来源:      时间:2022-05-09
  •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来源:      时间:2022-05-09
  •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      时间:2022-05-09
  •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来源:      时间:2022-05-09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