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4年增长了7.1倍!
【资料图】
在5月18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介绍,医保对新药的支出从2019年的59.4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81.89亿元,增长了7.1倍。
我国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一度价格虚高:一些“进口老药”已过专利期仍价格不菲,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也远高于国际水平。在过去,老百姓花高价钱,却未必能享受到新药、新技术,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国家医保局打出“组合拳”,让百姓以更合理的价格用上疗效更好的创新药。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现场。张佳星摄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伊马替尼原研药一盒价格1万多元。通过开展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标仿制药价格降至每盒约600元,受集采影响,原研药价格也降至7000多元。
这仅仅是多年来国家集采降低群众用药负担的一个缩影。胡静林说:“通过制度化常态化开展集中带量采购,我们开始扭转我国药价持续上涨趋势。”
根据相关测算,我国2022年的药品采购价格指数比2018年下降了19%。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后,中选产品价格也持续下降。国家组织集采333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集采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8种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价超80%;连同地方联盟采购,累计减负约5000亿元。与此同时,卡瑞利珠单抗、诺西那生纳等一大批独家品种的抗癌药、罕见病用药以适宜价格纳入医保,加上报销后也为患者减负超5000亿元。
更显成效的是,集采不仅降价还提质,相同功效的药品、耗材得以替换为“高配版”。
“通过价格下降,我们有效提升了一批高质量药品耗材的可及性。”胡静林说,集采药品中的高质量药品比例由集采前的50%提高到90%以上;耗费方面,以心脏支架为例,材质性能更好的铬合金支架使用比例由60%上升到90%以上,性能一般的不锈钢支架逐步退市。
未来,国家医保局将针对眼科人工晶体、骨科运动医学类耗材、新批次药品等陆续开展集采,并进一步加强对集采产品的质量监控和供应保障。
“5年来,70个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药品参与医保谈判,其中66个谈判成功,成功率达94%。”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说,通过快速实现创新药的临床应用,企业前期研发投入得到合理回报,其创新积极性大大提升。
我国医药产业正逐步走上重创新、强研发的发展道路,医药企业创新动力日趋强劲。数据显示,A股市值前10名药企中,2022年的总研发投入是2018年的2.48倍。
为鼓励行业企业的研发创新,国家医保局建立了以新药为主体的医保准入和谈判续约机制。例如,医保目录“一年一调”,实现超过80%的新药能够在上市两年内纳入医保。2022年目录调整新增的108个谈判和竞价药品中,有105个是近5年上市的新药,相当一部分药品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纳入医保目录。
与此同时,为了让创新药物更加可及,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了谈判药品“双通道”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医保目录落地实施。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已经有20.9万家定点医院和药店配备了目录谈判药品。
5年来,群众可以报销的药品种类不断增加,涵盖了新冠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临床治疗领域,大量新机制、新靶点药物被纳入。在医疗机构费用排名前20位的品种中,那些疗效不确切、易滥用的辅助性药品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疗效明确的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的治疗性用药。
下一篇:最后一页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