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 
渤海油田渤中19-6凝析气田I期工程海底管线铺设全部完成 快讯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3-04-22 09:21:20


(相关资料图)

记者21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随着12英寸双金属复合海底管线终止封头入水,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I期开发项目海底管线平管段全部铺设完毕,并创下铺设中国最高压力等级海底管线、渤海油气田最长海底输气管线以及完成渤海湾首个海底管线定向钻穿越工程等新纪录,为项目按期投产奠定基础。

据了解,该项目共有8条海底管线,总长约136公里。其中,7条海底管线穿梭于平台间,总长约52公里,去年9月开始作业,历时176天铺设完成。其中1条起于平台、止于山东滨州的天然气长输管线,是气田海上油气外输的“大动脉”,长约84公里,采用两条铺管船由陆向海、由海向陆的双向对铺方案,为渤海油气田目前最长海底对陆输气管线,今年1月开始施工,历时104天铺设完成。

据悉,这是迄今为止渤海油气田施工难度最大、工艺最复杂的海底管线铺设项目。作业时间横跨渤海冬季,风大浪疾,海况十分恶劣,待机时间高达50%;作业海域海底管线错综复杂,需要穿越重重管网,海管交叉跨越多达23次;所涉海管规格多,施工作业费时费力,其中3条为中国压力等级最高海底管线,需要焊接13遍才能填充好一道焊缝,3条双金属不锈钢复合管由于焊接工艺十分繁琐,一天只能铺设十几根。

海油工程渤中19-6凝析气田I期开发工程项目总经理鞠文杰表示,该项目技术攻关团队成功攻克了超高压海底管线材料与选型设计、复杂工况临界结构设计、大壁厚高压管线高效焊接工艺开发等一系列难题,实现了从材料、设计、工艺到施工的全面自主化、国产化。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渤西区域项目组项目经理万文涛介绍说,“I期开发项目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重点项目,预计投产后日输气容量约760万立方米,同时将生产丙烷、丁烷、LPG、稳定轻烃、干冰等产品,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能源和化工产品。”(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来源:      时间:2022-05-09
  •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来源:      时间:2022-05-09
  •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      时间:2022-05-09
  •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来源:      时间:2022-05-09

X 关闭

X 关闭